跨境電商賣家國內以及國外合規的時代來臨,粗放式發展已經成為過去!
近期,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優勢通過跨境電商監管改革提案,直指非歐盟商品合規漏洞、關稅流失等問題。盡管該提案暫未具備法律效力,但已明確釋放出歐盟重塑跨境電商生態的信號。
對于布局歐洲市場的跨境賣家而言,這場改革既是挑戰,也是合規化轉型的契機。本文將拆解五大核心改革方向,結合實操建議,助你提前應對。
01 四大痛點亟待解決
歐盟議會調研報告指出,當前跨境電商存在四大突出問題,直接沖擊歐洲市場秩序:
安全隱患:大量商品缺乏 CE 認證,部分含有害物質,威脅消費者健康;
關稅流失:65% 的跨境包裹故意低報價值,利用 150 歐元以下免稅政策逃避關稅;
責任空白:賣家身份不明,消費者維權無門,糾紛難以追溯;
競爭失衡:不合規商品以低成本沖擊本地合規企業,形成 “劣幣驅逐良幣”。
02 五大改革方向
該提案聚焦 “監管效率、公平競爭、消費者保護” 三大目標,具體將從以下五方面推進:
1. 倉儲本地化:從小包零散到集中監管
議會呼吁跨境平臺在歐盟設立本地倉庫,實現 “合規入倉 — 集中審查 — 末端配送” 模式。
核心影響:零散小包將轉為批量入倉審查,海關抽檢效率提升,商品質量從源頭管控,但賣家的倉儲和物流成本將大幅上升。
2. 關稅門檻取消:150 歐元免稅時代終結
議會支持取消現行 150 歐元以下商品免稅政策,直擊低報價值逃稅漏洞。
核心影響:歐盟委員會樂觀預計,每年可增加約 10 億歐元關稅收入,倒逼賣家如實申報價值;合規企業將擺脫 “低價不正當競爭” 壓力。
3. 2 歐元包裹費:監管成本誰來承擔?
議會支持對進口小包征收 2 歐元處理費,但明確 “不得轉嫁給歐盟消費者”,需符合世界貿易組織(WTO)規則。
核心影響:成本可能由平臺或賣家承擔,壓縮低價商品利潤空間。
4. 科技賦能監管:AI + 區塊鏈全程追溯
議案明確建議,希望歐盟成員國給海關當局撥款,通過 AI 抽檢、區塊鏈溯源強化監管。
核心影響:建立跨境電商商品的數字化監管體系,對CE 認證、申報信息等數據實時核驗,讓違規行為無所遁形。
5. 平臺責任加重:從 “中介” 到 “守門人”
議會提案強化了電商平臺的責任,平臺需嚴格審核賣家身份,推廣 “數字產品護照(DPP)”,對違規商品承擔連帶責任。
核心影響:平臺可能加強賣家資質審查,下架不合規商品;消費者維權渠道更清晰,但賣家違規成本顯著提升。
布局本地倉儲:優先選擇物流樞紐城市的合規倉庫,實現 “集中清關 + 本地配送”;
重構成本模型:將關稅、處理費等納入定價,主打 “合規性價比” 而非低價競爭;針對 150 歐元以下商品,可通過 “組合銷售” 提升客單價;
布局歐洲本土號:上述改革方向主要針對非歐盟賣家,對本土賣家影響較小,布局歐洲本土號成為又一應對方案。
歐盟跨境電商監管升級已是必然趨勢,合規化將成為生存核心。提前布局的賣家,不僅能規避風險,更能搶占合規紅利期。新豐達將持續跟進政策動態,為賣家提供 “物流 + 合規” 一站式支持,助你平穩渡過轉型期。
掃一掃獲取更多跨境電商資訊
廣東長誠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,專注于1039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一站式服務、跨境電商財稅合規(架構合規、資金合規、稅務合規、賬務合規、報關合規)、股權設計、出口退稅、會計外包、注冊香港公司,開設香港賬戶服務。
13427846939
咨詢熱線
微信咨詢
微信公眾號